非洲猪瘟(ASF)主要特征:
是一种急性、热性,高度接触传播的烈性传染病;
该病毒质感染猪,不感染人、牛、样、猫狗等动物;
非洲猪瘟病毒颗粒大,约为200nm,基因组约170kb,由28个蛋白组装而成;
只有一个血清型,但是有22个基因型。
非洲猪瘟( ASF )的发病机制
涉及活化的单核吞噬系统释放炎症因子, 趋化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;
导致内皮功能障碍;
先天和后天免疫系统的改变;
导致感染后不受限制病毒复制直接引起器官和内皮细胞的损伤;
诱导疑血障碍导致DIC和动物死亡。 又称为 病毒性出血热”。
非洲猪瘟( ASF )的发病规律
非州猪瘟发病特点(大概规律):公猪、老龄母猪先发,(经产母猪、肥猪)>保育后发>乳猪很少发;
不同阶段母猪的发病特点:妊娠后期母猪(重胎)>妊娠前期母猪>空怀母猪(断奶母猪)>后备母猪>哺乳母猪很少感染。
商品猪的发病特点:肥猪最易发>保育猪>哺乳乳猪(最难发病)
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
母猪:厌食、呕吐、死亡、流产、血便、血尿、皮肤渗血、拔针血流不止、体温升高、 耳朵发红。
公猪:厌食、呕吐(胆汁)、死亡、血便、血尿、拔针血流不止、体温正常/升高。
肥猪:厌食、呕吐、死亡、血便、血原、血尿、拔针血流不止、 直朵发红、 皮肤渗血(红/黄/白都有) 、 体温升高。
保育:体温升高、 皮肤发红、耳朵发红、 血便、扎堆、拉稀、死亡。
哺乳仔猪:很少感染,如果有感染,出现拉稀、眼肿等症状。
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
ASFV主要传播途径有2种: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
在中国,ASFV的传播会分为四个阶段:
第一波,2018-2019年污染的饲料(保育料、教槽料、粉料),拉猪车(淘汰母猪车、卖猪车),人员(卖猪佬、 返场员工、 保险佬、 收猪佬);
第二波,2019年上半年,冷冻肉(肉制品香肠、 饺子、腊肉等);
第三波,2019年以后,水源(尤其北方春暖花开);
第四波,2019年夏秋之后的蝉、蚊子、苍蝇、老鼠。
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
猪场围墙外:参考国家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手册,特别强调以下几点:
建议自购转运猪车,负责运送本场猪只至中转站,设立卖猪中转站和清洗消毒站;
消毒:
加强消毒 ”一自二干”,生石灰白化,干燥,干净原则。
消毒剂选择:戊二酸、生石灰、次氯酸盐、强酸( pH< 4 )、强碱( pH>11.3 ) 。
注意生石灰和酸性消毒剂不能同时使用。
发生可疑异常处理方案
各自坚守岗位,不能自乱阵脚,造成病毒扩散;
尽旱发现,采用“点杀”、“栏杀”、“栋杀”、“区杀”方案。
发现异常及时汇报上级。
加入八方同创
|
联系我们
公司名称:上海创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021-52261411
企业邮箱:BIOPHARMAVET@163.com
微信公众号:八方同创
通讯地址: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振业路161号B1座4楼
|
![]() 扫描关注公众号 |